食品添加剂企业面临发展困境
近年来不断涌现的食品安全事件,让食品添加剂的名声变“臭”,不少消费者更是闻“添”色变。昨天泛长三角地区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研讨会在沪举行,与会业内人士在为食品添加剂“喊冤”的同时,也指出了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存在的标准滞后,检测技术滞后以及部分企业滥用添加剂的弊病。开发绿色、自然的食品添加剂,完善食品安全及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和法律法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从业者为食品添加剂喊冤
“超范围、超限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,或者是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,是造成民众对食品添加剂误解的元凶。 ”在研讨会上,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系教授冯凤琴认为,食品添加剂的“骂名”来自于违规使用的拖累。
“食品添加剂能够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,比方说果汁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一些维生素C,人为添加后营养更均衡。在酱油中添加强化铁,食盐中加碘是一样的道理。 ”冯凤琴表示,乳化剂、酶制剂、植物胶等都能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,并改善口感。防腐剂的使用则便于食品的运输、储存,抑制肉毒芽孢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。
但在实际使用中,由于超范围、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,特别是防腐剂,给消费者带来不安全感。多的是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,如三聚氰胺、苏丹红、吊白块等物质。这些和食品添加剂搭边,却又不是食品添加剂,让不少市民闻“添”色变的同时,也让食品添加剂行业处境困难,严重制约了一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。
“在常用的五六百种添加剂中,有一部分是天然提取物或天然改性物质,让公众产生质疑的则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产品。企业今后应大力发展生物食品添加剂,它不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,而且能够缓解消费者的焦虑。 ”
标准缺失带来监管乏力
这是什么东西?是否是工业级的?是否超标使用?一旦因为添加剂发生食品安全问题,这3个问题通常最受关注。但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、国家加工食品及添加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(杭州)主任芮昶在发言中表示,现有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技术并不能每一次都回答出来。
“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本身不完善,没有食品添加剂产品的技术标准,没有术语和定义标准,现行国标中对检测方法的规定,很少使用现代技术,而是过时的老技术。 ”芮昶指出,食品添加剂行业现有的标准物质也较少,存在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,即缺乏实物标准。
而在实际检测工作中,他还发现食品添加剂也会出现假冒伪劣商品,甚至能逃过传统检测方法的“法眼”。“去年有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委托我们检测用于糕点的乙基麦芽酚,使用传统方法检测后发现其纯度为99%。仅灰度不达标。但随后我们用气相色谱-外标法再做检测,却发现其中的乙基麦芽酚含量仅为10%。标准的检测方法竟然被欺骗过去了。 ”
因此,芮昶建议,建立晚上的食品添加剂鉴别技术体系,如果有可能,还应在国标中明确食品级添加剂和工业级的异同点,从规范标准的层面更好地监管生产、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。